2009-12-28

愛爾蘭免觀光簽證

前幾天的電子報裡, 寫到愛爾蘭推廣給台灣的旅客, 短期入境免簽證, 另外也有正體中文的導覽, 文章節錄如下:

2009年7月1日起愛爾蘭政府提供台灣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為吸引台灣民眾前往旅遊及就學,愛爾蘭旅遊局在台灣駐愛爾蘭代表處協助下,在官方網頁提供正體字觀光與遊學資訊。

愛爾蘭旅遊局(Tourism Ireland)在官方網頁www.discoverireland.com首頁亞洲地區國家中,首次將台灣列入,並針對台灣觀光客及留學生設計正體字中文觀光、留學資訊導覽服務,提供就學資訊及行程規劃。

愛爾蘭風景優美、人民和善、文學、音樂及教育發展均具相當水準,是民眾考量觀光旅遊、留學的極佳選項。過去受限於簽證申辦困難及資訊不夠充分,導致台灣民眾對愛爾蘭的瞭解有限,希望國內民眾在愛爾蘭提供免簽證待遇後,多加利用愛爾蘭旅遊局官方網站所提供的中文資訊,探尋愛爾蘭令人驚豔之美。

自2009年7月1日起,凡中華民國護照持有人,從事短期觀光、洽商或遊學者,只要停留愛爾蘭的時間不超過90天,不論目的為何,都不需要事先申請簽證,僅需於入境時提具與到訪目的相符的相關證明文件,直接由移民官依需求核給90天內的停留期限。

以後多了一個可以玩的好地方

禮數,怎麼比較不失禮?

最近差不多到了紅包的旺季 XD

以前的同學問我, 怎麼比較「恰當」? 或是問我, 我要包多少? 唉, 很多話, 真的只能意會的… 其實我只是「比較有經驗」但不是「比較會給紅包」, 而這種問題, 真的跟…你薪水多少? 結婚了沒? 這種問題差不多尖銳… (無奈)

網路真的很發達, 所以我拜了大神一下, 得到G大神的開示: (尚未以物價指數調整之金額)

結婚紅包行情價:

A. 600元-習俗上, 訂婚和結婚, 紅包是由600元開始起跳, 但是指非常不熟悉的禮金數 (那… 你幹嘛去?)
B. 1200元-就是一般辦公室朋友的「價位」, 三分熟交情;通常只包紅包祝賀, 不出席喜宴。
C. 1600元-可以一起吃飯逛街的朋友, 另外, 如果還可以拿到一盒新娘的喜餅, 那就不好再少於這個數字。
D. 2000~2600元-可以交換一些心事, 倒些垃圾的朋友, 平日相交已有些推心置腹的感覺。
E. 3600元-親密的姐姐淘, 兄弟情, 如熟透的親密感; 沒有血緣關係中, 接近S級的…
F. 6000元-親姐妹、兄弟, 血濃於水, 不容取代的手足情深, 就從6000元起跳。

紅包袋-亦稱紅封包, 將金錢放置紅色封套內做成的小禮物。訂婚結婚紅包是傳統民俗, 在各種喜慶場合送金錢作禮物時, 都會使用。紅色在傳統文化當中象徵著喜慶, 紅包中會放入有吉祥數字的金錢,例如有8字或以雙數結尾的數目,而紅包賀詞寫法也是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1. 如果女方訂婚收禮金, 而男方結婚收禮金, 或是訂結婚一起舉辦, 但男女雙方都在現場擺禮桌收禮金, 所以, 要包給對的人, 老實說, 錢喔其實是大問題。
2. 紅包討吉利, 新郎倌可不要忘了準備紅包給幫忙的親友, 這個等下會有。
3. 還有西方人結婚多是以送禮取代「現金」, 如果真的要包, 會用白色的信封裝, 西方通常會先問你要不要參加宴席, 因為他們會先算好人數。
4. 參加婚宴的穿著, 一定要穿得很正式嗎? 不一定要穿很正式, 客人又不是婚禮的主角, 簡單乾淨整齊然後又不會太突兀就好了, 不要像都穿短褲拖鞋這類的 (可是我沒有長褲... )
5. 包禮金的紅包袋要寫什麼? 

a. 自己的名字一定要寫上去, 而且要工整清楚, 不然收禮金的人會不知道你是誰, 不知道在禮金簿上要寫什麼, 以後新人會沒有辦法回給你。
b. 先看新人的照片, 免得有相近的會場, 紅包給錯人, 還要回去拿~~ 很麻煩的 XD。


c. 其實, 紅包袋並不會留著, 除非是你寫上了超級名言之類的, 建議如果要寫很感人的話, 最好是寫在卡片上, 因為也許收禮金的人會不小心把紅包弄破。
d. 紅包袋不要封起來, 往下折就可以了, 宴席現場要找一把拆信刀並不是容易的事。
e. 紅包袋上可以寫一些, 百年好合、早生貴子、天賜良緣之類的, 就可以啦~~

然後是新人自己要包多少? 對,自己! 因為結婚當天, 其實是很多人的支援, 才會圓圓滿滿的, 所以其實新人本身會 (也應該要) 包給來幫忙的人, 我就遇過完全… (現在小孩很愛說「白目」的那種)

01. 開門禮 (200-600元): 新郎下車時給開車門的人, 一般為新娘的兄弟或晚輩。
02. 姊妹討喜禮 (999元或依照伴娘提出的數字): 新郎將捧花送給新娘時, 此時新娘的姐妹密友, 將會故意提出問題阻攔新郎接新娘, 通過考驗後才能見到新娘, 通常都以999元紅包禮成交, 意指長長久久。
03. 敬扇禮 (200-600元): 新娘上禮車前, 由一位生肖吉祥的小男孩持2把各包好紅包的扇子給新娘 (可置於茶盤上)。
04. 拜轎禮 (600-1200元): 新娘下車時給開車門的人, 一般為新娘的兄弟或晚輩。
05. 奉茶禮 (600-1200元): 男方主婚人給新郎新娘奉茶禮。
06. 子孫桶 (200-600元): 必需是富、貴、才、子、壽, 五福具全之人, 提子孫桶進新房。
07. 同心禮 (600-1200元): 盛一碗豬心和湯圓進新房, 餵新郎新娘吃, 可為媒人或男方女長輩。
09. 敬茶禮 (200-600元): 男方晚輩會進房敬甜茶或喜糖, 並稱呼新娘, 新娘應一一回應, 並準備紅包或手帕。(現在已經沒有這項習俗了, 可有可無)
10. 媒人禮 (2000-6000元): 酬謝媒人之禮金, 可視媒人與人新人的交情而定, 若真的是在交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可以包個大包一點的紅包。
11.擲扇禮 (200-600元): 禮車開動之同時, 新娘從車窗丟出一把扇子 (扇尾繫一紅包及手帕) 由新娘弟妹撿。

備註:
男女方應多準備一些紅包 (200-600元) 交予媒人預備, 當男方或女方親友有異議時, 媒人立即拿出紅包交給對方並說: 『這方面禮俗不太清楚, 若有失禮之處, 由這紅包代替, 請多包涵。』

所以… 結婚就是一堆錢的集合 XD

2009-12-07

數位相機的選擇

這是一則在癮科技看到的文章:
主要是提到, 數位相機的選擇, 因為會有人問我相似的問題, 我覺得作者寫的很不錯, 我節錄進來...

=================引用開始=================
數位相機這種產品,生產的廠商多,同質性又很高,大部份的人選購的時候,只能從紙面上給出的規格來判斷是不是適合自已。一千五百萬畫素?一定比一千萬的好。20x 變焦?一定比四倍變焦好五倍!高 ISO?這台到 6400,另外一台只到 3200,一定是到 6400 的好!

其實這就是目前數位相機界(某些程度上也是整個 3C 界)悲哀的現況 -- 任何產品間的比較都變成純數字間的對決,而鮮少有人去探究數字的含義,或是怎樣的產品適合自已。並不打算在這裡特別推薦什麼產品,只是希望能藉由一些簡單的說明,讓各位瞭解每一項數字背後的意義,以及自已的需求到哪裡。


畫素

畫素是最常被濫用的一個數據,濫用到幾乎直接代表了一台數位相機的好壞。但實際上,就算我們不管現代數位相機解析度已經和畫素數脫勾了的這個事實(解析度的主要限制因素已經變成鏡頭),這裡想說的是,平常各位使用數位相機的方式,真的有將這些畫素的效益發揮出來嗎?想一想自已最常在用什麼樣的方式在看照片:如果是用相機自帶的螢幕的話,那考慮畫素的問題幾乎沒有意義 -- 一般數位相機的螢幕畫素鮮少有超過 230K 的,也就是 20萬畫素;即使是好一點的數位單眼,最高 92萬畫素也就到頂了,這也還不到 100萬畫素。所以你應該要考慮的是找一台相片瀏覽介面比較好的相機 -- 例如可以一次看 36 張縮圖,或者有多種相片排序方式 -- 再投資點錢買一張大一點的記憶卡,而不是去著重於相機本身的畫素。

同樣的理論也適用於用電腦螢幕看照片的朋友,畢竟就算是 FullHD 的螢幕換算過來也只相當於 2百萬畫素多一點,離現代數位相機的標準還有一段距離,只是如果你常常 Zoom in 到某個地方看細節,或是你常常有開影像編輯軟體做後製的話,那多一點的畫素是能提供額外的操作空間。只是以現代小型數位相機來說,放大到 100% 時比較大的機會只能看到鏡頭的解像力有多麼低,以及雜訊抑制是用多兇而已。會將照片印出來的朋友對畫素的需求會相對高不少,只是現在數位相機絕大部份都遠遠的在安全標準之上。當年作者買一台八百萬畫素相機的時候,廣告就說可以印 8"x 10" 的照片,一般我們比較常印的 3x5 或 4x6,大約五百萬畫素就差不多夠了。

不過畫素高確實是有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它可以用裁圖的方式,來模擬高倍率的望遠端鏡頭。許多相機會內建這樣的功能(3百萬畫素的時候有額外的數位變焦之類的),但這麼做的同時,前面說的鏡頭解像力和雜訊問題就會變得比較明顯。

鏡頭

鏡頭是另外一個常被誤解的數字,因為「幾倍變焦」和這顆鏡頭本身的解像力無關,而且只說幾倍幾倍,很難真的描述一顆鏡頭的特性。做為一個從遠古底片機時代遺留下來的遺產,我們通常來說都會把相機能拍下的視野大小換算成所謂的「35mm 等距焦段」做為通用的比較標準。在這種標準之下,DSLR 以 50mm 為「標準鏡頭」,小型攜帶相機以 35mm 為標準鏡頭。在這之上的焦段是望遠鏡頭的範圍,這以下則是廣角鏡頭。一台可以從 35mm 的焦段伸長到 105mm 的可變焦相機,就稱為「三倍變焦」(105/35 = 3) -- 前面小的數字就是我們說的「廣角端」,大的是「望遠端」。把名詞的意思解釋清楚後,再來就可以分析了。

買相機的時候應該在意望遠端還是廣角端,在於你的需求。經常拍景,拍室內,拍團體照的人,可能應該要在意一下廣角端,經常拍人、拍演場會、拍體育活動的朋友,則應該注重望遠端。但實際上這兩者的重要性還是有一點點的分別 -- 當你的相機鏡頭不夠廣角的時候,你只能靠後退來將所有的東西裝進鏡頭裡,後面就是懸崖的話你就只有認命了。但如果鏡頭不夠望遠的時候,你卻可以用上面在畫素那裡提到的裁圖法補救一下。所以一般來說我會推薦相機的廣角端買廣一點的(28mm,或甚至 24mm),望遠端則相對來說還好。如果你想買的相機是超望遠的數位相機(俗稱的炮筒),那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望遠端太長會放大手震 -- 我覺得現在市面上的 20x 以上的數位相機伸到底時,都一定要三腳架才能用,請務必將這點納入考量之中。

最後是鏡頭的光圈,就是規格上說的「f2.8」、「f3.5」之類的數字。這個數字愈小,表示光圈愈大-- 大光圈的鏡頭進光量大,在昏暗的環境下可以拍出比較不手震的照片,但是反之景深會比較淺。到了小型數位相機上,因為鏡頭的種種限制讓景深上的差異變得很小,所以單純是光圈愈大進光量愈大的分別。原則上最大光圈愈大的相機是愈推薦的。

ISO

ISO 是另外一個看似很有用,但其實實際意義不大的一個數字,因為它的數字大小和畫質是無關的。數位相機中的 ISO 值(感光度)增加,是利用暴力增幅訊號的方式,本來假設在 ISO 100 的時候進來的光量是 10,那 ISO 200 就直接乘二,當作是 20。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雜訊也會跟著被乘二,因此說「高 ISO 雜訊會增加」就是這樣。數位相機會使用各種方式來抑制雜訊,通常是破壞性的方式,也就是說在抑制雜訊的過程中,畫面上的細節會無可挽回地喪失。因為各家廠商抑制雜訊的技術和在細節/雜訊間取得的平衡不同,所以相同的 ISO 值下,每台相機出來的畫質也都不一樣。同時,最大 ISO 值也因此變得沒有什麼意義 -- 如果一台最大 ISO 6400 的相機實際上 ISO 800 以上的相片都不能看,和另一台最大 ISO 1600 的相機全部 ISO 範圍都可以使用,那 ISO 1600 的那台反而在 ISO 表現上是比較好的。
=================引用結束=================

大致上我想挑相機可以從幾個地方來下手, 一個是畫素, 變焦倍數, ISO級數, 瀏覽LCD的大小這幾個方向來挑:

畫素高並不是真的就比較好, 反而畫素太高, 成相的品質可能更差, 曾經有人提過, 500~800萬畫素是一個相對優良的範圍, 但科技進步, 現在要買台800萬畫素的相機, 可能還比較困難

變焦倍數, 則要注意是光學變焦或數位變焦了, 如果是數位變焦, 就當作沒這回事了; 光學變焦倍數大的相機, 通常機身也會比較大台, 對於望遠的拍攝會有比較好的便利性, 而如果有低於28mm以下的變焦能力, 這類的廣角拍攝, 對於拍食物, 大頭狗模式, 或是大合照, 其實會很便利, 但是會有廣角變形的問題, 左右兩側會看起來比較扁, 所以合照時短腿的要儘量少站在兩側, 除非希望看起來更扁 XD

LCD的尺寸理論上是愈大愈好, 但是也要考慮到它的畫素, 一個3吋但只有23萬畫素, 跟一個2.7吋, 卻有92萬畫素的話, 2.7吋的那台看來反而會比較精細, 但, 這都只是參考用, 相機拍下來的照片, 最終還是會放在電腦上, 數位相框裡, 或是把它印出來

ISO級數並不是範圍大就是好, 而是 "可接受的" 範圍大, 才有用, 一台可以選到12800, 但是800以上的相片就雪花片片了, 那還不如挑一台, 只能拍到1600, 但仍可接受的

至於額外的像是微笑快門, 自拍螢幕, 防手震及微距近拍, 對某些特定的拍照有加分有效果, 像是自拍的隨身機, 或是拍管不動的小孩, 但這都不是最常拍攝的主題, 呃, 也許有人就是自拍為主啦 =.=

再來就是品牌情節, 這個實在是沒辦法的, 總是有人是OO控, 有人的就是愛某個品牌拍出來的人像, 某個品牌拍出來的風景, 或是O記藍~

而外型, 就跟手機一樣, 雖然買的人只有在買的時候, 會仔細把玩這台相機, 但, 人就是這麼外貎協會, 長的大醜就很容易, 謝謝再聯絡, 這審美觀每個人心中自有一把尺, 也沒什麼特別好說的

再後一個是我想特別講的, 操作介面, 全觸控很炫, 但不是很好用, 當你不管什麼功能, 都要將相機攤平, 用手戳它幾下, 等選定功能再拍下快門, 旁邊那台看起來有點過時的機型, 已經拍下好幾張了, 按鈕, 轉盤的操作, 至今仍然是相對直覺的操作方式, 更別提拍完後, 還要很努力的去擦拭剛才的指紋, 多累呀, 而且拍照真的是, 先求有, 再求好, 有時美景稍縱即逝, 按了半天, 結果等你都準備好了, 太陽也不一定會等你呀

保固其實很重要, 不然也不會有水貨賣的比公司貨好的現象發生在芝山站跟士林站了, 買相機之前, 一定要親身去摸過, 有些東西, 放在架上, 總是比放在身上好看的多, 老話一句, 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折扣